印度種姓制度表面上是被取締了,不過印度種姓制度是由印度的宗教信仰、社會制度、社會風(fēng)氣所培植,要徹底消除種姓制度,很難。過去,印度高種姓人是由社會福利分紅的,高種姓人不會受窮,最次也會是一個小康生活,印度的種姓制度有太多分支,高種姓族群也是如此,我舉一個例子,大家更容易理解。
1、在印度的華裔算是什么種姓?
有些人不了解印度的種姓制度,以為單純地通過膚色和地域就可以判斷一個印度人的種姓。然而,這種說法非常不靠譜,印度總理莫迪的膚色偏白,但他不是婆羅門,也不是剎帝利,而是吠舍。寶萊塢的一眾帥哥美女,大多也是錫克教徒,穆斯林和吠舍階層,(普通印度人)實際上,要想判斷一個人在印度屬于什么種姓,最重要的依據(jù)還是看職業(yè)!不同于世界上大多數(shù)國家,印度的很多行業(yè)實際上講究世襲罔替。
雖然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在法律上廢除了種姓制度,并推出了低種姓人群在教育,工作中享受的固有配額,但仍然無法徹底根除種姓制度的,如果同樣面臨求職,一個高種姓青年往往比一個低種姓青年更有機會。剎帝利種姓的服務(wù)員也可以拒絕為首陀羅客人工作,不過,許多印度人根本就不會覺得這有什么不公平。所以,你經(jīng)??吹?,警察的兒子還是警察,政治家的兒子還是政治家,
(印度農(nóng)民)印度的婆羅門階層,以往是掌握印度教神權(quán)的祭司和貴族階層,現(xiàn)在,他們往往從事教育,政治行業(yè)的工作。剎帝利種姓則是古代的世俗派貴族和戰(zhàn)士,掌握武力和國家機器,今天的剎帝利種姓在印度軍隊,商界和政壇上影響力依然很大,而吠舍和首陀羅,則是平常的販夫走卒,司機,農(nóng)民,工人和小攤販大多就是這個階層。而最受歧視的是“不干凈”的達(dá)利特賤民,他們的傳統(tǒng)不允許從事正當(dāng)行業(yè),
2、印度高種姓人口中存在窮人嗎,這些人生活狀態(tài)是啥樣的?
首先可以確定,印度高種姓人口中也有窮人,印度的種姓高低代表著一個社會地位,并且以宗教信仰、世俗觀念和社會制度而存在,但并非由貧富來確定高低種姓;曾經(jīng)的印度高種姓人隨著印度社會的變化,淪為窮人的大有人在,并且占比并不比其它低種姓族群少。但是,真正的高種姓人依然是印度社會地位高的主體存在,印度種姓制度表面上是被取締了,不過印度種姓制度是由印度的宗教信仰、社會制度、社會風(fēng)氣所培植,要徹底消除種姓制度,很難。
印度種姓制度把印度社會階層分為四等五大類,有種姓的四個等級,由高到低為婆羅門、剎帝利、吠舍、首陀羅;另外,第五類就是進入不了級別的,被稱為“不可接受者”,也就是賤民;其中的婆羅門和剎帝利被稱為高種姓,吠舍和首陀羅被稱為低種姓;在印度高種姓中的婆羅門占人口比重不足5%,卻擁有近半數(shù)的印度國會席位;婆羅門和剎帝利高種姓人總占比不超過百分之二十多,卻占有70%政府要職,
但這并不意味著高種姓印度人就都有錢,印度社會對高種姓人確實有所偏袒,但是,印度畢竟是廢除了種姓制度,而且又給低種姓族群搞了“配額制”,也就是說,在政府、國企什么的好單位要給低種姓族群留下一定的位置,這樣一來就占用了高種姓人的一些工作崗位,導(dǎo)致很多高種姓人沒事干了,因此,有些地主家里開始斷糧了。據(jù)印度統(tǒng)計,占人口約22.3%的高種姓人,擁有印度總財富的41%,但是,高種姓人中也有一個比例,最富有的高種姓人擁有印度總資產(chǎn)的25%,而人口只有1%,占比5%的高種姓家庭擁有占比46%的財產(chǎn),
也就是說,高種姓族群中也有貧富之分,而且越來差距越大。由于一些高種姓人過去靠社會地位分配好處的時代變化了,好吃懶做習(xí)慣了,又處于高不高,低不低的層面,僅靠高種姓地位是換不來錢的,因此,家道中落的有很多,印度的種姓制度有太多分支,高種姓族群也是如此,我舉一個例子,大家更容易理解,例如,我們熟悉的,某些人總是把八竿子打不著的祖先抬出來,自稱是某某歷史名人的多少多少的多少世孫子,有用嗎?有人給錢給職務(wù)嗎?就是這個意思,所以,在印度高種姓族群中,也有很多的窮人。